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,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,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,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,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。”
“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”的沟通,就是良性的亲子沟通。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,有助于孩子释放压力、调整心态、平和情绪。良性的亲子沟通,还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。
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,如果父母讲的话,孩子无法理解,那么沟通就是无效的。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喋喋不休,不考虑孩子的感受,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。
如果父母与孩子沟通时言语犀利,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,这是亲子沟通的一个大坑。
那么,进行亲子沟通时,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一、 平等沟通。
亲子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。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,总是一副严肃的面孔,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,无形之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。
孩子轻则缺乏自信、疏远与父母的关系,重则产生逆反心理,做出过激的行为。
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,也容易阻断亲子之间的沟通,还会使亲子关系向恶劣的方向发展。
二、 做孩子最好的倾听者。
“倾听”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沟通方式,因为倾听是对孩子表示的一种尊重、一种关心。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,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。
父母该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呢?
父母只需作为倾听者,给予孩子关注、尊重和时间,这些是对孩子最有力的支持。对于孩子来说,因为缺乏人生经验,更需要向父母倾诉,从而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。
父母在倾听中,要善待孩子的错误。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认真听孩子倾诉,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讲话。这样做既能增进亲子感情,还能让孩子遇到困难和烦恼时,首先想到向父母倾诉,以便得到父母的支持与帮助。
三、 要信任孩子。
只有信任,孩子才会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。孩子年龄越小,亲子之间的信任就越高。然而,随着孩子日益长大,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可能呈下降趋势。
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与关怀。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范围也应相应扩大,除了学业外,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。
四、 以最适合的方式沟通。
在亲子沟通中,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理解,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。
像说教、命令、强迫等方式,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达不到沟通的目的。而聊天、讲笑话、做游戏的沟通方式,才更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,从而达到沟通的预期效果。
五、 避免用负面话语沟通。
所谓负面的话语,就是“你怎么那么笨”、“我警告你”、“你能不能快点”、“放学后不准在外面玩,立即回家”等等,带有责备、警告、威胁、命令等话语。
如果父母一时控制不住说出一句负面话语,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影响。而且说得多了,会拉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,所以,在亲子沟通中不要让负面话语从口中溜出。
六、 沟通时适当树立权威。
美国学者鲍姆令德经过10年研究发现,“权威型”父母如果正确指导,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。
父母的权威要懂得适当把控,虽然不能打骂斥责孩子,也不能总是高高在上,但有适当的权威,在维护规则以及孩子犯错时,适当表现一下对孩子有一定的警醒作用。不过,父母也需要有耐心、民主和关爱。
树立适当的权威,这其中的平衡点需要父母巧妙把握。
以上就是“进行亲子沟通时,要注意哪些问题?”的内容了,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相关内容,可以来米堆获取更多内容。
米堆学堂,品质生活学习平台。由在线职业教育品牌—开课吧于2020年11月创立,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员实现个人成长并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。
米堆学堂深刻洞悉用户对个人及家庭成长的需求,开设了说服力、沟通力等个人成长课程;音乐、钢琴、剧本杀编剧等兴趣爱好课程;性格色彩、亲密关系、减脂健身等身心健康课程;收纳、花艺、高配人生等生活美学课程;以及父母成长、亲子关系等家庭教育课程。汇集胡海泉、乐嘉、黄执中、陈一冰、卞栎淳、席瑞等明星讲师,帮助用户拓展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方式,不断突破和完善自我,成就“中国梦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