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:法理学
I.课程简介
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
法理学是法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学科,它涉及法理学概述、法的本体、法的起源与发展、法的运行、法的价值、法与社会等不同的知识系统,本课程除了包含法学的基础知识之外,还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法学理论问题。本课程要求掌握知识,理解理论,了解国内法理学研究动态。
二、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(一)考试形式:闭卷笔试。
(二)试卷结构:满分150分。
1.单项选择题(5题,每题3分,共15分)
2.多项选择题(5题,每题3分,共15分)
3.判断题(10题,每题3分,共30分)
4.简答题(3题,每题20分,共60分)
5.分析题(1题,共30分)
(三)考试时间:75分钟。
II.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
一、法律人才的素养
知识要点:
(一)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
1.主体意识
2.权利意识
3.参与意识
4.平等意识
5.宽容态度
6.法治观念
7.责任观念
8.理性精神
9.人本观念
10.全球意识
(二)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
1.基础素质
2.法律素质
考核要求:
理解: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;掌握:法律人才的基本素质。
二、法理学概述
知识要点:
(一)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
1.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
2.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
3.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
4.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
(二)中国法理学
1.中国法理学的历史
2.中国法理学的体系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;理解:中国法理学。
三、法的概念
知识要点:
(一)法概念的语义分析
(二)法的本质
1.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概述
2.法的阶级本质
3.法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决定性
(三)法的基本特征
1.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
2.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
3.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
4.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
(四)法的局限性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概念的语义分析;理解:法的局限性;掌握:法的本质、法的基本特征。
四、法的渊源、分类与效力
知识要点:
(一)法的渊源
1.法的渊源的含义
2.法的渊源的科学内涵
3.法的渊源的重大意义
4.法的渊源的类别
5.当代中国法的渊源(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)
(二)法的分类
1.国内法与国际法
2.公法与私法
3.成文法与不成文法
4.实体法与程序法
5.根本法与普通法
6.一般法与特别法
(三)法的效力
1.法的效力的概念
2.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
3.法的效力范围
4.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的原则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的渊源的含义,法的渊源的类别,法的效力的概念;理解: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,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;掌握: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,法的分类,法的效力范围,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的原则。
五、法的要素
知识要点:
(一)法的要素释义
1.法的要素的定义
2.法的要素的分类
(二)法律概念
1.法律概念释义
2.法律概念的分类
(三)法律规则
1.法律规则释义
2.法律规则的分类
(四)法律原则
1.法律原则释义
2.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
3.法律原则的分类
4.法律原则的适用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的要素释义,法律概念;理解:法律原则;掌握:法律规则、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,法律原则的适用。
六、权利和义务
知识要点:
(一)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
1.西方历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
2.中国历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
(二)权利和义务概念
1.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
2.权利和义务释义
(三)权利和义务的分类
(四)权利和义务的关系
考核要求:
了解: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;理解:权利和义务的分类、权利和义务的关系;掌握:权利和义务的概念。
七、法律体系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体系释义
1.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
2.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之异同
(二)法律部门及其划分
1.法律部门的概念和特点
2.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
(三)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律体系的概念,法律部门的概念;理解: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;掌握: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,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。
八、法律行为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行为释义
1.法律行为的概念
2.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
(二)法律行为的结构
1.法律行为的内在结构
2.法律行为的外在结构
(三)法律行为的分类
1.法律行为分类标准
2.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律行为的概念;理解:法律行为的结构,法律行为的分类;掌握: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。
九、法律关系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
1.法律关系释义
2.法律关系分类
(二)法律关系的主体
1.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
2.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
(三)法律关系的客体
1.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
2.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
(四)法律关系的形成、变更和消灭
法律事实的种类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和种类,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;理解:法律关系的分类、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;掌握:法律关系释义,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,法律事实的种类。
十、法律责任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责任释义
1.法律责任的定义
2.法律责任的本质
3.法律责任的构成
4.法律责任的种类
(二)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
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的原则
(三)法律责任的承担
1.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
2.法律责任的免责
考核要求:
理解: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,法律责任的免责;掌握:法律责任的释义、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原则。
十一、法律程序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程序概述
1.法律程序释义
2.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
(二)正当法律程序
1.正当法律程序的历史发展
2.正当法律程序的构成要件
3.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
考核要求:
了解:正当法律程序的历史发展;理解:法律程序的释义;掌握: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、正当法律程序的构成要件、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。
十二、法的历史
知识要点:
(一)法的起源
1.法起源的一般规律
2.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
(二)法的历史类型
1.奴隶社会法律制度
2.封建社会法律制度
3.资本主义法律制度
(1)资本主义法的原则
(2)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
4.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
考核要求:
了解:奴隶社会法律制度、封建社会法律制度;理解:法起源的一般规律,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;掌握:资本主义法的原则,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,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。
十三、法律演进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继承
1.法律继承概念
2.法律继承的原因
3.法律继承的内容
(二)法律移植
1.法律移植概念
2.法律移植的理论
3.法律移植的必然性
了解:法律移植的理论;理解:法律继承的原因;掌握:法律继承的概念,法律继承的内容,法律移植的概念,法律移植的必然性。
十四、法的制定
知识要点:
(一)立法概述
1.立法的概念
2.立法的特征
(二)立法体制
1.立法体制释义
2.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
(三)立法过程与立法程序
1.立法过程
2.立法程序
(四)立法的原则
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
考核要求:
了解:立法的概念,立法体制的概念,立法过程;理解:立法的特征,立法程序;掌握:中国现行立法权限的划分体制,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。
十五、法的实施
知识要点:
(一)守法
1.守法的概念
2.守法的根据和理由
3.守法的条件
(二)执法
1.执法的概念与特征
2.执法的类别
3.执法的原则
(三)司法
1.司法的概念与特征
2.司法体系
3.司法的原则
考核要求:
了解:守法的概念、根据、理由、条件;理解:执法的概念与特征,执法的类别,司法的概念,司法体系;掌握:执法的原则,司法的特征,司法的原则。
十六、法律职业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职业概述
1.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
2.法律职业的形成
(二)法律职业技能与伦理
(三)法律职业制度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律职业技能与伦理,法律职业制度;掌握:法律职业的特征,法律职业的形成。
十七、法律方法
知识要点:
(一)法律方法概述
1.法律方法概念
2.法律方法的内容
(二)法律推理
1.法律推理的概念
2.法律形式推理
3.法律辩证推理
(三)法律解释
1.法律解释的概念
2.法律解释的原则
3.法律解释的方法
(四)法律论证
1.法律论证的概念
2.法律论证的方法
考核要点:
了解:法律方法的概念和内容;理解:法律推理概念,法律解释的概念,法律论证的概念;掌握:法律形式推理,法律辩证推理,我国法律解释权限的划分,法律解释的原则,法律解释的方法,法律论证的方法。
十八、法的价值概述
知识要点:
(一)法的价值释义
1.价值的概念
2.法的价值的概念
(二)法的价值体系
1.法的价值体系释义
2.法的目的价值体系
3.法的形式价值体系
4.法的评价标准体系
(三)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
1.法的价值冲突
2.法的价值整合
考核要求:
了解:价值概念,法的价值概念,法的价值体系释义;理解:法的价值冲突与整合;掌握:法的目的价值体系,法的形式价值体系。
十九、法的基本价值
知识要点:
(一)法与秩序
1.秩序释义
2.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
(二)法与自由
1.自由释义
2.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
(三)法与效率
1.效率释义
2.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
(四)法与正义
1.正义释义
2.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
考核要求:
了解:秩序、自由、效率、正义的释义;理解: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,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;掌握: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,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。
二十、法与人权
知识要点:
(一)人权的概念
1.人权的含义
2.人权的价值
3.中国社会主义人权纲领
(二)法对人权的保护
1.人权的国内法保护
2.人权的国际法保护
考核要求:
了解:人权的含义;理解:人权的价值;掌握:中国社会主义人权纲领,人权的国内法保护,人权的国际法保护。
二十一、法与政治
知识要点:
(一)法与政治的基本关系
1.法与政治的关系
2.法对政治的功能
(二)法与国家的基本关系
1.法与国家的关系
2.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法律
(三)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
1.政党政策的层次性
2.执政党政策与法律的关系
(四)法与民主
1.民主释义
2.民主是法治的基础
3.法治是民主的保障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与政治的基本关系;理解:法与国家的基本关系,执政党政策与法律的关系;掌握:法与民主。
二十二、法与文化
知识要点:
(一)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
1.文化的概念
2.法与文化的相互作用
(二)法与道德
1.道德的概念
2.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
(三)法与宗教
1.宗教的概念
2.宗教与法的关系
(四)法律文化
1.法律文化的概念
2.法律文化的构成与作用
3.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,法律文化;理解:法与宗教;掌握:法与道德。
第二部分:民法学
I.课程简介
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
民法学是对民事法律制度和理念的研究,乃是法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。民法学的学习涉及到民法总论、物权、债权、人身权、继承权以及民事责任等诸多知识和理论。对这些的准确把握是培育民法思维的重要前提,也是理解法治概念的根本保障。本课程要求掌握各种重要的民法规则,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民法思维。同时还要求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学习,加深对知识和理论问题的理解。
二、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(一)考试形式:闭卷笔试。
(二)试卷结构:满分150分。
1.单项选择题(5题,每题3分,共15分)
2.多项选择题(5题,每题3分,共15分)
3.判断题(10题,每题3分,共30分)
4.简答题(2题,每题20分,共40分)
5.案例分析题(2题,每题25分,共50分)
(三)考试时间:75分钟
II.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
一、民法概述
知识要点:
(一)民法的概念
(二)民法的调整对象
(三)民法的特点
(四)民法的体系
(五)民法的渊源
(六)民法的适用范围
考核要求:
了解:民法的体系;理解:民法的概念、民法的调整对象、民法的渊源、民法的适用范围;掌握:民法的特点。
二、民法的基本原则
知识要点:
(一)平等原则
(二)意思自治原则
(三)公平原则
(四)诚实信用原则
(五)公序良俗原则
掌握:平等原则、意思自治原则、公平原则、诚实信用原则、公序良俗原则。
三、民事法律关系
知识要点:
(一)民事法律关系概述
1.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
2.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
(二)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
1.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
2.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
3.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
(三)民事法律事实
1.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
2.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
考核要求:
了解: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、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;理解: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;掌握: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、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。
四、自然人
知识要点:
(一)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
1.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
2.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
3.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
4.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
(二)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
1.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
2.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
3.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
4.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
5.自然人的诉讼行为能力
(三)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
(四)监护
1.监护的概念
2.监护人的设定
3.监护权的内容
4.监护关系的终止
(五)自然人的姓名、住所、户籍和身份证
(六)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
(七)个体工商户与农民承包经营户
考核要求:
了解:自然人的姓名、住所、户籍和身份证;理解: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,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;掌握: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、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,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。
五、合伙
知识要点:
(一)合伙的概念
(二)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财产
(三)合伙的债务承担
(四)合伙的内部关系
(五)退伙和入伙
(六)隐名合伙
(七)合伙终止
考核要求:
了解:合伙的概念;理解:隐名合伙、合伙终止;掌握: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财产、合伙的债务承担、合伙的内部关系、退伙和入伙。
六、法人
知识要点:
(一)法人制度概述
1.法人的概念与特征
2.法人的分类
(二)法人的设立
1.设立中的法人应具备的条件
2.法人设立的原则
(三)法人的民事能力
1.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
2.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
3.目的范围对企业法人的限制
4.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
(四)法人的机关及法人的分支机构
(五)法人的变更与终止
考核要求:
了解:法人的机关及法人的分支机构;理解:法人的变更与终止;掌握:法人的概念、特征与分类,法人的设立,法人的民事能力。
七、民事权利
知识要点:
(一)民事权利的概念
(二)民事权利的分类
1.人格权、财产权、知识产权、社员权
2.支配权、请求权、抗辩权、形成权
3.绝对权和相对权
4.主权利与从权利
5.既得权与期待权
(三)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
考核要求:
了解:民事权利的行使与保护;理解:民事权利的概念;掌握:民事权利的分类
八、物
知识要点:
(一)物
1.物的概念和特征
2.物的分类
(二)货币和有价证券
考核要求:
了解:物的概念、特征和分类;理解:货币和有价证券
九、民事行为
知识要点:
(一)民事行为的概念
(二)民事行为的分类
(三)民事行为的成立
(四)意思表示
(五)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
(六)效力存在欠缺的民事行为
1.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
2.可撤销的民事行为
3.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
4.相对特定第三人无效的民事行为
5.民事行为被确认绝对无效、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
(七)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
考核要求:
了解:民事行为的概念、民事行为的分类;理解:民事行为的成立、意思表示、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行为;掌握: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、效力存在欠缺的民事行为。
十、代理
知识要点:
(一)代理概述
1.代理的概念和特征
2.代理关系
3.代理的类型
(二)代理权
1.代理权的取得
2.代理权行使的一般要求
3.代理权行使的限制
(三)无权代理
1.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类型
2.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
(四)代理关系的消灭
考核要求:
了解:代理的概念和特征、代理关系、代理类型;理解:代理关系的消灭;掌握:代理权的取得,代理权行使的一般要求,代理权行使的限制,无权代理。
十一、期限与诉讼时效
知识要点:
(一)诉讼时效的概述
1.诉讼时效的概念
2.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
3.诉讼时效的分类
4.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
(二)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、中止和延长
(三)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效果
1.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
2.时效利益的抛弃
(四)期间与期日
1.期间的概念
2.期间的分类
3.期限的计算
考核要求:
了解: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、诉讼时效的分类、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;理解:诉讼时效的概念、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、期间与期日;掌柜我: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、中止和延长。
十二、物权概述
知识要点:
(一)物权的概念和特征
(二)物权的分类
1.所有权与他物权
2.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
3.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
(三)物权法的基本原则
1.平等保护原则
2.物权法定原则
3.公示公信原则
(四)物权的保护
1.物权保护概述
2.确认物权请求权
3.物权请求权
考核要求:
了解:物权的保护;理解:物权的分类;掌握:物权的概念和特征、物权法的基本原则
十三、物权变动
知识要点:
(一)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模式
(二)动产物权的变动
1.动产物权变动概述
2.交付的特殊方式
(三)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
1.关于法院、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 对物权变动的影响
2.继承和受遗赠取得物权
3.合法建造房屋、拆除住房等事实行为
4.征收
(四)不动产登记制度
1.不动产登记的概念
2.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
3.几种特殊的登记制度
(1)更正登记
(2)异议登记
(3)预告登记
4.登记机构的责任
考核要求:
了解:不动产登记的概念、登记机构的审查义务;理解:登记机构的责任;掌握:更正登记、异议登记、预告登记。
十四、所有权
知识要点:
(一)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
(二)所有权的权能
1.占有和占有权
2.使用权
3.收益权
4.处分权
以上是专升本考试大纲/专转本考试内容相关信息,更多考试大纲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开课吧广场专升本栏目。
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成绩!
关于开课吧·青春版
由开课吧与慧科集团联合推出,为大学生提供日常学业和升学就业一站式教育服务。开课吧于2013年上线,是中国领先的在线职业教育品牌。慧科集团创立于2010年,是中国高等教育和新职业教育领军企业。
开课吧青春版面向全年级全学科大学生,提供学业辅导、资格证、考研、专升本、留学、银行公职、实习就业、个人成长、兴趣爱好等教育服务,帮助大学生全方位提升,实现可持续的学业和职业成长。

